上个世纪末我有一份很体面的差事~中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做财务工作,财务电算化做了几年码农之后觉得世界很辽阔,应该出去过。
于是来到中关村打工学习,辗转一年开一间软件公司,同时也搞当时流行的比现在“互联网思维”还响亮的行当~系统集成。服务的客户有老东家中石油,也有从中石油去国土资源部的康师傅掌管的国土资源部。
有个同学,大学学材料,毕业后读中科院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后来出国做访问学者专门研究薄膜科技,从硬盘磁记录涂层到刀具模具硬质涂层,应该说算是业内知名专家。
2003年春天萨斯流行,老同学回到北京,我们天天没事做就结伴到香山附近树林子里闲聊,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薄膜、离子源、涂层,聊了半个多月就在我软件公司拿出一间办公室注册了一家镀膜设备公司。同学负责技术、研发、生产,我负责成本和自动控制。
研发实验周期很长、成本很高、两三年不见成效,公司靠销售试验设备和镀膜机配件生存。当然我还有软件公司的收益,博士也有国企技术总监的工资,我们都不指望公司立马变现,只要够日常运营不至于往里搭钱就好。
改进设备、调试工艺、反复试验除了报损零件、浪费水电等其他消耗材料之外,还有一笔不可忽视的费用:购买刀具和模具材料真刀实枪做涂层试验,基本上试验的刀具只能用一次,没人愿意使用我们做涂层试验的刀具进行机加工,尽管试验基本接近成熟,试验后的刀具当废品卖还卖不过一个下水道井盖。
为了省钱,如何重复利用这批“废品”是我天天思考的问题。请教专家?当时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硬质涂层,更别说涂层退膜。没办法,硬着头皮查国内外资料、翻课本、做实验,遇到问题再去找大学物理化学材料学老师请教。
半年多时间,手经常被烧掉皮、甚至透过皮渗入骨头的危险事件也没少发生,至于吸入有毒气体引起头晕恶心更是家常便饭。
涂层退膜方案很多:
① 有的配方退的很快,涂层退膜了,机体也腐蚀了;
② 有的配方机体不腐蚀,涂层退膜不成;
③ 有的配方涂层退膜了,机体不腐蚀,但时间需要很长,最长的要120小时。
④ 有的配方涂层退膜了,机体不腐蚀,时间也不长,但药液对人体有害;
⑤ 有的配方涂层退膜了,机体不腐蚀,时间也不长,药液对人体也无害,但对环境有影响;
⑥ 有的配方涂层退膜了,机体不腐蚀,时间也不长,药液对人体也无害,也不污染环境,但成本很高;
⑦ 对人体没伤害、对环境没污染、不腐蚀刀具机体,然后涂层退膜时间短、涂层退膜成本低,这样的配方历时八个多月终于试制成功了。
涂层退膜产品研发成功,小批量配比用于自己试验刀具涂层退膜没有问题,甚至可以随时更改配方,执行标准也不必多严格。又经过半年多自己正式使用,产品就基本定型下来。
因为国内材料和电源与国外的差距博士研发的设备总比国外差那么一截,只好让博士继续开发设备,我分离出来开发涂层退膜产品和市场。
涂层退膜产品自己使用可以灵活掌握,但批量生产必须标准化,操作必须简单化。这样客户用着省心,我们服务也就安心。
这就需要有种子用户参与,我们选定当时进入中国做涂层比较早且涂层技术比较先进、号称涂层技术领跑者的CemeCon AG。CemeCon 的设备完成一个涂层周期需要十多个小时,一般在晚上十一点以后出炉、装载下一炉,完成涂层退膜的工件要求马上清洗装炉,因此我们的跟踪服务一直在晚上十点到零点之间。将近一个月的跟踪指导,一个经过国际涂层技术领导者CemeCon AG认可的涂层退膜产品终于可以批量生产,成功上市,且由用户独立安全操作。
当时该公司涂层退膜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进货周期和关口的限制会因为货物迟到影响生产,我们的涂层退膜产品可以随时供货,虽然与国外产品价格相当,但涂层退膜时间短,单位重量涂层退膜数量大,且一次完成涂层退膜。这样给客户减少近一半的涂层退膜费用,理所当然成为CemeCon AG国内首选涂层退膜产品供应商。
世界涂层技术的领跑者使用了我们的涂层退膜产品,其他涂层公司当然要追随领跑者,很快我们就打开了国内涂层退膜市场,目前可以说在中国做工模具涂层的服务公司90%以上直接或间接使用着我们的涂层退膜产品。
膜速失、破膜钻家的名字也就越来越响亮。